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

seo三人行 > 新闻信息 > 正文

黄埔乞巧文化节开幕 精美作品“闪瞎眼”

网络整理:08-16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黄埔是广东省乞巧文化节之乡

  文/图 羊城派记者 梁怿韬

  通讯员 毛丽丽

  纤云弄巧,传承乞巧。8月15日,由广州市黄埔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黄埔区文化馆、黄埔区民协乞巧分会共同承办,黄埔区各街镇文化站、社区、黄埔区艺术推广志愿者协会共同协办的“传承乞巧——2018黄埔乞巧文化节”,在广州市黄埔区文化馆港湾馆小剧院开幕。

  记者在现场看到,开幕式上演了中国民族器乐传统曲目,优雅绵长,演绎着牛郎织女不朽的爱情故事的同时,也传达出乞巧民间文化渊源流长的历史。

  现场揭晓了广州市黄埔区参加“2018 广州乞巧文化节‘代代乞巧传芳华’赛巧会”获奖情况。

  据悉,黄埔区在本届广州乞巧节赛巧会上斩获颇丰,巧姐罗慧娟的《广州百里丝路风情》以海丝文化、一带一路的广州圣地为创作背景,以广州百里丝路风情为主题,用泡沬、软陶、废树根等物料做表现,再现了千年历史的老广州贸易场景。

黄埔乞巧文化节开幕 精美作品“闪瞎眼”

罗慧娟的《广州百里丝路风情》

  整个作品主题突出,风格大气,制作精巧,摘得特等奖。

  此外,横沙朱氏大宗祠《沙河粉》、茅岗和贵祠堂《七夕情缘》荣获一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该区乞巧文化传承地的横沙小学的巧少年此番携《鼓号振威》、《拜七娘》征战赛巧会,为大家带来惊喜的同时也荣获小巧手奖殊荣。

黄埔乞巧文化节开幕 精美作品“闪瞎眼”

横沙小学学生作品《鼓号振威》

黄埔乞巧文化节开幕 精美作品“闪瞎眼”

横沙小学学生作品《拜七娘》

  据悉,乞巧节起源于汉代,源自古代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乞巧,既是乞求女子心灵手巧,也是祈望生活美满智巧。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姑娘们用新鲜的瓜果来拜祭乞巧,乞求天上织女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目前,广州市的乞巧已发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埔也成为广东省乞巧文化节之乡。黄埔的乞巧文化节已经成为黄埔民间民俗文化的品牌之一。

  数十年来,黄埔区乞巧民俗民间活动在各级政府的保护和推动下焕发出勃勃生机。黄埔区的巧姐、巧哥、巧少年们创新创作,精品不断,频频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Tags:巧姐(1)作品主题(1)文化节开幕(1)瞎眼(1)拜七娘(1)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黄埔乞巧文化节开幕 精美作品“闪瞎眼”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