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

seo三人行 > 新闻信息 > 正文

乡村家族的阴宅之争

网络整理:10-26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兄弟四人的,四个坟头共八个墓坑,按照长幼、男女次序严格排列。新挖出来又回填的秋土,鼓成的坟包上还冒着鲜湿地气。坟尖插小红旗四面,寓意新茔地。
常家新坟茔扎起来时,正值秋庄稼收毕。站村头西望,满眼皆是倒伏在地、凌乱、枯黄的玉米杆儿。枯树皮似的田上,还没新芽儿冒出,通常耩地播麦子都在国庆节前后。
常成文几天前跟大哥商量起坟时,说起过没苗的地,不用包马家损失,如果等耩了麦子再建,马家肯定不依不饶。
以往村里死人,下葬后,事主家都会主动到坟茔占用土地的人家里,不论多少,也不分粮食还是钱,包一些损失。毕竟,人死在什么时候只有阎王爷能决定,谁都愿意死在秋末地里干净的时候,也给儿孙省点事。
不过,时下撂荒的地越来越多,忙着外出打工的村人,也渐渐不在乎这点损失了。但上次杨家族里一个老人去世的时候,正是麦子扬花时节,挖坟再加上送殡队伍的踩踏,把别家的几垄麦子全毁了。事后,那家的女人上杨家吵骂。这种事往往都是女人出面,男人要么是不在家,要么是觉得损失也不大,亲自出头颜面上挂不住,可不出头就更没面子了。“恁家送葬埋老子不假,毁了俺的地事后屁都不放一个,这说不过去!”吵骂中辩理是一些农村妇女的天性。杨家人自知理亏,不吵不骂,只是说事情没忙完,就等事过后上门包损失。没成想他们后来不要杨家的赔偿。“谁家的老人不走呢?”可不能不言语一声。
这叫脸。
正如女人所说,是个人都会死,彼此之间在赔偿和索要上都退让一步,有了充分的理解,也就相安无事了。这是乡村社会人际关系间,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默契。设若没有这份默契,双方争锋相对,土葬形式早就不存在了。毕竟,埋葬在自家的土地上最省事,可惜自家种的地,不见得有风水好的。
常成文家的祖坟,在村子东边的山坳后,隆起来的坟头超过了十个,逼仄的空间,百年之后再埋不下他们四兄弟了。岂止他们家,整个村子六十岁甚至五十岁刚出头的人,近几年来都在张罗各自的阴宅。乡下上了年纪的人普遍相信,早点给自己选好茔地,还能增福增寿。由于村东的山荒地埋不下,或者是有的人觉得自家风水不好,因此选阴宅新址,蔚然成风。
而今常家把坟茔的新址选在了村子西边,离开了祖茔。不管新茔地的选址在哪里,都得面对新的开始和各种可能。选址用了多久不得而知,但四个坟头近乎齐刷刷地冒出地平线,只用了两三天的时间。
旧有的坟茔建造秩序似乎被常家率先打破。从选址到挖建,常成文始终没有跟马家打招呼——当然这说辞是马家传出来的。早在去年,邻村就已出现了两起坟茔的纷争。由于争执不下,死人都没能按时下葬。马家老大媳妇在村里到处说,他常家不吭声建坟,不就是觉得自家老二是大队干部嘛!

作为十几年前,把包工头围堵在家讨要工钱的实际领头者,马家老大家的二儿子马清,乡邻们谁都没怀疑过他的能力。十多年来,从最初的承揽再到创立自己的建筑公司,他在外的事业风生水起。所以他的办法很干脆:直接把坟铲了。
马清自认为有这个底气,自己这一辈兄弟三个,再加上父亲他们兄弟三个。在乡下,有人,就意味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虽说,他自己和大哥家因为分家房子的事面和心不和;三弟又在城里工作,事实上跟家里的一切事务都断了联系;而父辈一代,几十年风风雨雨,也有各种矛盾,甚至他自己跟三叔因为工程问题,不但大打出手过还曾对簿公堂。这些情况确实存在,可他始终觉得,面对来自外部威胁的时候,血缘亲情还是会团结和凝聚在一起的。
但老马就直言不讳了:“亲兄弟?有时还不如外人,关键时刻人家还看你笑话呢!”老马一口否决了儿子的办法。
由于常家占用的地都是自家这一支的,所以他认定要是真的和常家干起来,二弟三弟十有八九只会袖手旁观。凭他一支儿的力量,根本不是常家四兄弟的对手。更不要说常老二的村干部做了二三十年,在村里以及全镇人脉深广;他的长子这些年搞养殖,家境殷实。最重要的是,常家老大和老二家的两个孩子,在村里都是十足的二杆子,常成文的侄子,还曾捅伤过人。碰上不讲理和打架不要命的人,乡下人都知道要绕着走。“他家在村里,很强势。”否则,但凡还懂点理数,在别人家的地里动土,事先不得亲自登门商量吗?老马耿耿于怀的,实则和村里其他为此事争闹的人一样。
常成文家族选择在秋玉米收割后挖建,就是为了规避损毁庄稼后的赔偿问题。可惜常家人忽略了,能不能在这片庄稼地里建坟,需要跟拥有土地使用权的马家商量。
就像马清的母亲在村里到处诉说的那样,本来土地就不多,一下子冒出四个坟包,以后还让人怎么种地?她逢人就说,而且声情并茂。村里流传的关于常马两家的纷争,基本上都是她在一点点透露出来的。
造势,处于乡村家族间纷争的最前沿,常常都是女人在做。虽然乡村的男人对这点不屑一顾,面对纷争他们要么协商,要么在协商无解后用拳头说话。可男人们也不能否认的是,一旦村里的舆论偏向谁,道义上谁家就占了上风。
在诉苦的同时,顺带着,马清的母亲还不忘挖苦常家——村里另外一个郑姓人家也在建坟,选中了常家老三的一块地。当时65岁的郑长贵去跟常家老三商量,要么从自家地里按照坟包占用土地的多少换给常家一些地,要么包常家一部分钱。
常老三不依,他开出的条件是除了要现钱赔偿,另外建坟占用的地,必须得用郑家坟所占土地的总量,换给常家土地。或者是,用他家这块地,换郑家双倍的地。最后郑家另选坟地了。这事儿借着马清母亲的嘴传的人尽皆知。“对别家狮子大张口,自己又一毛不拔。人呐,得将心比心。”
无论是马常两家,还是郑常两家,新选坟地产生纠纷的核心是:坟包占用土地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这个问题曾在短暂的一段时间里是被解决了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前几年,殡葬改革曾在整个县域内强力开展过。具体的规定是:
人去世后需要火葬。
每个村子设立统一的墓园用以安置骨灰。
所有已建的坟包必须铲平。
在那几年里,村里去世的几拨人,用村民的话说即是“都变成了骨灰面儿。”即使有的人被偷偷埋葬了,火葬场的人得到消息后还是会来把尸体挖走烧掉。村民包括村干部在内,对于火葬都是非常抵触的。但由于设立了举报制度,看重奖励或者是跟死者家族有过矛盾的人,几乎成了火葬场的“专职耳目”。以至于一些实在不愿意火葬的人,不得已选择在夜里下葬。
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行,村人们渐渐接受了火葬的事实。但是,领取骨灰后,一系列的丧葬仪式还是延续了以往土葬的旧制。而规定中要求的铲平坟包,村民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田野上所有凸出地面五十公分以上的坟包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每个墓坑填好后,上面留有一个高出地平线十多厘米的小缓坡儿,这样不至于每年来祭奠时找不到位置。如此一来,每个墓穴上面都能种庄稼,也就不存在损失赔偿这一系列纠纷了。
不过从2007年前后开始,人们蓦然感觉,村委会的大喇叭里不再强调要火葬了。有人去世直接埋掉,也没见火葬场有何反应。于是,有第一个就会有第二第三个。很快,庄稼地里的坟包又鼓成了以前的水平。那些赚了大钱的人,纷纷翻造祖坟,不但占地大,甚至村人都在传还有雇人看墓的。至于各村那些公共墓园,根本就没死人光顾过,从建好伊始就荒废了。

Tags:乡村(121)家族(4)之争(3)阴宅(1)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乡村家族的阴宅之争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