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

seo三人行 > 新闻信息 > 正文

印刷电子之伟力

网络整理:03-23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记国家第十批“千人计划”专家、常州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院长张霞昌博士

科学家简介:


印刷电子之伟力


张霞昌,原籍上海。1980年考入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后留校工作,1989年自费赴芬兰赫尔辛基理工大学攻读化工博士学位,并开始研究生物燃料电池。博士毕业后,他继续留校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为了推广生物燃料电池,他和芬兰的同事于2002年创办了芬兰电池公司。

张霞昌是国家第十批“千人计划”专家。2010年张霞昌回过创办了江苏恩福赛柔性电子有限公司。2013年,在常州高新区的支持下担任常州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院长。

从意外开始的求学之路

张霞昌出生在上海,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国高考制度恢复,他成了文革后的第三届大学生。可以想见,从小学到高中,他的学业基本贯穿了整个文革时代。但可喜的是,他的父母特别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也曾经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念去鼓励他,“读书无用论”,在他的思想里压根就没有市场。

怎奈好事多磨,他在考大学时却发生了一件令人胆颤心惊的事情,他的高考分数在登记时少了50分!50分,对他来说,加上这50分,他可以进全国最好的大学,否则,只能进中专。

那时,整个上海只有一台计算机登记了大学考试分数,设在华东理工大学。张霞昌和家人就委托他人去查了一下,证实少算的50分是加分的时候加错了。

张霞昌的第一志愿是上海交大,此时录取工作已经完成。而华东理工大学的招生还在继续,这所大学也是他的第二志愿,于是,招生办就把张霞昌划到了华东理工。华东理工大学当时最好的专业是生物工程,因为张霞昌的成绩,他被分配进了学校最好的系。

多年后,张霞昌曾经感叹过命运的莫名其妙,如果他当时就读于上海交大,所学专业可能截然不同,他也许会与研究生物燃料电池这项前沿科技失之交臂。

张霞昌上大学时,我国处在改革开放初期,对科技正逐步开始重视,但同西方国家的差距依然很大。他希望在他求学生涯中能学到更高深的知识,好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因此,他在读本科的时就有一个想法,他说:“这个想法很简单,不把书全念完了,留一部分去国外念。”于是,他按部就班地在国内读了本科、硕士,并没有直接去攻读博士。


印刷电子之伟力


张霞昌的研究生硕士论文做的是生物过程控制,是关于青霉素发酵制度化控制,也是国家863的项目的一个课题。期间,他了解了一些国际上相关领域的世界顶尖专家的研究成果,他发现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有一位做过的类似研究的教授,张霞昌特别欣赏教授的研究方向。于是,他很自然地和这位教授取得了联系,并提出了跟他学习的意愿。这位教授对张霞昌也很欣赏,愉快地录取了他。半年后,张霞昌只身前往芬兰赫尔辛基工业大学。

在国内,张霞昌读了4年本科,3年硕士再加2年工作,都与生物过程的控制和检测相关,与在芬兰读博士学位的方向完全相同,不同的是使用了更加先进的手段和方法来进行研究,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生产抗菌素、生产不同的基因产品等等。在他撰写论文的时候,他的生物过程控制的对象其实就是做燃料电池。在项目后期,正巧,欧洲空间站有一个火星计划,要把人类送到火星上去,但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减少在火星上的污染问题。张霞昌他们提出了通过使用生物燃料电池的方法来把人类带上去的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办法,这个项目是通过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把人体的排泄物、吃剩的饭菜、蔬菜的根作为原料来生产电源。几经努力,项目获得了成功,在此基础上,张霞昌与同事于2002年创办了一家公司。

定点常州

2013年,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落户常州高新区。作为国家第十批“千人计划”专家,张霞昌受聘为院长。。张霞昌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我们常州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首家印刷电子全产业链的集聚地。”

对于一名科学家而言,直面的永远是艰辛。弹指间,张霞昌已在国外生活工作二十多年了,他回国创建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时,对国内的一些处事的方式、产业化的进程已显得生疏。但他很坦然,因为一位真正的科学家怕的就是没有困难,用他的话说:“有困难、有问题,把它解决了就行了。只要觉得做的事情往前挪了一步、发展了一步,就觉得很开心了。”

创业之初,张霞昌常跟常州市政府和高新区领导接触,通过接触,为张霞昌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让他确实感到“常州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在他的眼中,这座城市比较平静,这里的人文环境和发展态势,都有利于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印刷电子是一个新兴产业,就需要一个合适的地方。他介绍说,领导们对新兴的产业认知度很高,他们愿意在这方面投资。对于张霞昌而言,这个产业的发展,关键一点是需要比较稳定的、持久的政府支持。领导们也认识到,在研究院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张霞昌他们会为高新区带来很多世界顶级的专家团队,同时,也会为常州高新区的产业结构带来新的变化以及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印刷电子的星火燎原之势

什么叫印刷电子?

张霞昌对此做过通俗的解释:“就是用印刷的办法把具有功能性的浆料印刷到一个薄膜的基材上。印刷后的产品,具有电子器件的功能,它可以是电阻,可以是电容,也可以是一个晶体管,是电池,是显示器,是一个传感器。要构成一个电子产品,要达到某些引用目的,无非就是把这些元器件堆积在一起,而出来的东西,就是印刷电子产品。”

印刷电子的研究核心,重在材料。在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其工艺是这些材料转换成一种浆料,使其变成印刷电子的一个器件。

据张霞昌介绍,从目前来看,印刷电子还处于早期阶段,在发达国家,因为其前期投入较多,发展的好一些,印刷电子技术欧洲相对发达。随着物联网发展,相关科研单位正在全球范围内在寻找一个商业化的模式。

虽然我国在这一领域里的起步比较晚,但发展较快,国内一流大学几乎都开始了印刷电子的研发,总体看来,基础不错,起点也高。再加上我国有很多海外华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也会把这些技术带回祖国。

基于此,张霞昌认为,从产业化的角度来讲,我国是走在前沿的,但从技术层面上看,还略微落后一点。

在此之前,比较权威的学者对印刷电子做了预测,他们大都认为,这个产业的发展与我国半导体工业的发展轨迹相同,他们预测,十年以后,会有5000亿美元的产值,因此,这是一个巨大的产业。

Tags:电子(75)印刷(6)伟力(2)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印刷电子之伟力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